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规划所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高质量完成。
据介绍,这5年,我国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持续推进扩优提质,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大力推进县中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达到现在的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名万儿童。中国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这两年,我国有序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使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促进了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学生资助实现了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一直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怀进鹏表示。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教育在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5年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校获得75%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为我国经济保持韧性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此外,这5年,我国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基础教育方面,我国以县中振兴为推动,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进行探索,淡化竞争、减少焦虑,高考综合改革持续落地,并已在各地全面实施。在高等教育方面,推进人才供需适配改革,学科专业目录每年更新发布急需学科专业清单,并适时发布微专业、微学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两年多,学科专业点调整比例超过20%。在职业教育方面,实施“新双高”改革,大力推动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充分融合人才成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