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存款利率市场出现显著变化,引发广泛关注。据融 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 年 3 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各期限利率呈现出不同走势,其中 3 年期平均利率为 2.042%,5 年期平均利率降至 1.883%,这使得 3 年和 5 年期的存款利率剪刀差进一步加大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5 年期存款利率不仅跌破 “2”,且降幅最大,“存 5 年不如存 3 年” 的现象愈发凸显,存款利率正加速迈入 “1.0” 时代。
从数据来看,3 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利率,3 个月期增长 0.4BP,6 个月期增长 0.4BP,1 年期增长 0.6BP,2 年期增长 0.3BP,而 3 年期下降 1.3BP,5 年期下降 2.5BP 。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中长期限平均存款利率延续下跌趋势,特别是 5 年期平均存款利率大幅下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短期平均存款利率略有回升。大额存单利率情况也类似,2025 年 3 月发行的大额存单,3 个月期平均利率为 1.386%,6 个月期平均利率为 1.610%,1 年期平均利率为 1.719%,2 年期平均利率为 1.867%,3 年期平均利率为 2.197%,5 年期平均利率为 2.038% 。与 2 月相比,除 5 年期外,其他期限大额存单平均利率均有上涨,5 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快速下滑,导致 3 年和 5 年期存单利率倒挂情况愈发明显。
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主要源于净息差收窄的压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2 月新发放企业贷款收益率降至 3.3%,而 2025 年内到期的高息长定存较多,银行面临较重的息差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主观上有引导存款短期化的意愿,采用 “做短压长” 的策略,通过给予短期定存 FTP 点差激励等方式,引导客户存款由中长期向短期分流。
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一政策举措直接影响了包括大额存单在内的各类存款产品的利率水平。此外,当前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揽储压力相对缓解,这也为银行调整存款利率提供了一定空间。
从市场反应来看,随着存款利率进入 “1.0” 时代,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下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受到一定影响。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尽管部分储户仍倾向于长期存款以获取稳定收益,但利率的降低使得长期存款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同时,大额存单与定期存款之间的利率差异显著缩小,部分大额存单的利率甚至与普通定期存款持平,这导致大额存单的销售大不如前。一家股份银行广州分行的负责人表示,普通定存和大额存单之间的利差所剩无几,且普通定期存款起存金额更低,所以购买大额存单的客户远少于此前。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3 月份,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 64 天,较上个月增长 1 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 2.28%,环比下降 13BP;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 84 天,较上个月缩短 1 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 2.27%,环比持平;城商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 130 天,较上个月增长 11 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 2.28%,环比下降 4BP;外资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 346 天,较上个月缩短 144 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 5.28%,环比上涨 52BP 。和众汇富认为这显示出不同类型银行在存款结构和利率调整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望未来,在市场利率低位运行、政策利率调整预期以及银行负债成本控制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存款利率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行,银行存款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和众汇富认为这种趋势性变化将对金融市场和居民理财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储户而言,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理财规划,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求更为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对于银行来说,如何在控制负债成本的同时,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财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内容版权归新财网投稿作者所有!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